各地轉基因大米品嘗會的照片。(點擊圖片跳轉下一頁)
“挺轉人士”正在用品嘗會的方式表達對轉基因大米的支持。
8月17日,中國轉基因水稻僅有的2張安全證書、轉基因玉米唯一的一張安全證書全部到期。如果續(xù)申請沒有成功,則意味著中國將沒有一種轉基因主糧擁有安全證書,更不必說商業(yè)化許可。這是中國轉基因產業(yè)化之路的一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
當日,“挺轉人士”在成都等多地舉行了轉基因大米品嘗會。不過,重慶品嘗會的組織者表示,他們的活動被迫中止,參與者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接到當地警方的電話,稱取消理由是活動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
有專家稱,有安全證書的轉基因大米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可以給志愿者吃,但這種情況在國外比較少見。
安全證書到期,多地舉行轉基因大米品嘗會?
早在8月2日,科普作家方舟子便發(fā)布微博稱:“8月17日,是抗蟲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到期的日子”,并表示這一天多地將同時舉辦轉基因大米品嘗會。8月17日,方舟子搜集了各地舉辦品嘗會的現場照片并上傳至網絡。據照片統計,當日舉辦活動的有北京、徐州、深圳、上海、廈門、福州、合肥、長沙、武漢、大連、杭州、寧波、西安、石家莊、煙臺、成都、貴陽、南京、紹興等多個城市。
上海品嘗會現場放置著方舟子挺轉基因的宣傳畫。
重慶科普愛好者李勝(化名)告訴澎湃新聞,他在8月13日接到渝中區(qū)分局的電話,警察向他“分析了品嘗會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例如有反對轉基因的人士來鬧事等”,“警方找我們談過后,便花錢把我們的活動T恤買走了,轉基因大米也沒收了。”
澎湃新聞致電重慶市公安局多個分局進行詢問,渝中區(qū)分局、永川區(qū)分局、大陽溝派出所的工作人員均稱對轉基因大米品嘗會被叫停一事“不清楚”,但均表示如果接到有人舉報,只要說明了具體的活動地點和組織者、參與者所在單位,就會進行調查,“尤其是如果活動人數眾多”。
盡管重慶的品嘗會因故取消,但成都等地的活動如期舉行。網友“Cheeharn”是成都轉基因大米品嘗會的組織者,他告訴澎湃新聞,試吃的抗蟲轉基因大米是從華中農業(yè)大學研究轉基因大米的團隊處取得。
網友“WB”參加了上海的轉基因大米品嘗會,他告訴澎湃新聞,有約60人到場。主辦方將華中農業(yè)大學提供的轉基因大米燒制成菜泡飯,每人分到了一小碗?!癢B”介紹稱,品嘗會在11點半開始,開場有3位生物科研領域的專家:盧寶榮、薛雷、王大元進行了演講,12點左右開始品嘗轉基因大米,之后進行了合影,整個品嘗會在2點半結束。
轉基因大米系研發(fā)者提供,專家稱國外少見
“Cheeharn”介紹稱,原本參加成都品嘗會的人員要繳納300元活動費用,但8月16日,他發(fā)布微博稱:費用降到150,因故不能參加的可以及時提出,會后退款。8月17日,他告訴澎湃新聞,當天前來參加品嘗會的一共有10人,其中一人來自重慶。“品嘗會舉行的很順利”。
當被問及為何會組織品嘗會,“Cheeharn”告訴澎湃新聞:“是為了破除關于轉基因的謠言”,他表示自己“曾經也是一名反轉者,但是后來深入了解轉基因的信息后,發(fā)現很多傳言很可笑”,他希望通過品嘗會,讓更多的人識破謠言,“這讓我覺得很有意義”。
李勝表示“參加轉基因大米品嘗會前需要簽一張知情同意書,內容包括:本人知悉并認可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以及此次品嘗體驗所用大米的安全性等四項?!?/p>
?
?
盡管品嘗活動的組織者認為品嘗會是為了破除轉基因的謠言,但國際環(huán)保組織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yè)項目主任撰文稱,“在轉基因主糧禁入市場的前提下,任何轉基因主糧的試吃活動,都需遵循相關法規(guī)程序審批,而不可打著科普的旗號,罔顧轉基因生物安全和蔑視法律尊嚴,為了研發(fā)者自身的利益造勢”。
科普作家云無心告訴澎湃新聞,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獲得了安全證書的轉基因大米,可以給人吃。但他同時表示,在國外,研發(fā)機構不會輕易把這樣的產品給人吃。而如果是沒有經過安全評估的轉基因大米,“比如華農研發(fā)的黃金大米,還在實驗室階段,沒有經過安全評估,所以不管是否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只要給人吃就是違規(guī)的”。
此前,轉基因大米品嘗會曾在多地舉辦。據《南方周末》報道,2013年6、7月間,“除西藏、臺灣等四個省區(qū),全國各地紛紛舉辦了轉基因大米品嘗聚會,參與者過千人。以身試吃的目的是傳遞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
?
?
相關鏈接:
中國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今到期 是否續(xù)簽未公開
廈門海關監(jiān)管1313噸美國轉基因黃玉米退運出境
武漢部分轉基因稻田收割后直接混入加工廠
武漢隨機買5袋米3袋轉基因 中國未批種植和進口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