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仍在西站堅守。新華報業(yè)視覺中心記者 邵丹 攝
春運期間,全國上億旅客乘坐列車往家的方向飛馳,先進的電氣化設備成為鐵路上的主力,大部分鐵軌道岔如今都已經變成電子道岔。不過在南京西站,仍有21名扳道員在堅守崗位,他們是人工道岔最后的守望者。雖然西站已經停運,但是南京始發(fā)的不少線路都還從這里出發(fā),車輛在這里經過整備、檢修、調配后重新出發(fā),他們用雙手保證了列車安全運行的第一道工序。
道岔的縫隙插不進一張紙
昨日記者來到西站探訪,盡管這里已經不是往日人頭攢動的景象,但是每天還有不少列車從這里緩緩駛出。記者了解到,如今這里始發(fā)的有10對旅客列車,5對貨運列車,30多列火車要在這里檢修、重組、調配。而與這里復雜鐵軌、道口相伴的還有21位扳道員。他們年紀最小的今年54歲,年紀最大的近60歲,均是一輩子堅守的鐵路職工。
記者了解到,人工道岔扳道員,干的是一份體力活。按照要求,道岔緊貼鐵軌的縫隙,縫隙不得超過2毫米,一根牙簽能插進去就不合格,而現場看到扳道員周學六操作下的鐵軌幾乎沒有縫隙,連紙片都插不進去?!斑@樣才能保證列車來回調配不出問題,如果做的不到位,列車就連接不好,甚至還有出軌的危險,并且每次扳道都有一系列規(guī)范,操作一次都要用一把小鎖把道閘鎖上,也算是給安全加上一把鎖?!?周學六告訴記者,為確保春運期間機車安全、正點出入庫,他們總是隨時待命準備扳動道閘,看見閑雜人員在廠區(qū)內穿越線路時,還得及時提醒,讓他們注意安全。“扳道工作,往往夜班比白班辛苦、要累人得多,有時候大冬天連續(xù)七八個機頭過來,時間還不確定,只能在外面站立等待”。
道口待了20年,扳動道岔近90萬次
徐建華告訴記者,入行32年,他呆在這個小道口整整20年,累計扳動道岔將近90萬次。
如今到達南京西站的列車不斷減少,機車轉線、出入段、扳動道岔的次數也降了下來,以前徐師傅一個班下來扳動道岔有150余次,春運期間增加到將近200次,如今他平均一個班扳動道岔80次左右,減少了近一半。一個人默默地堅守崗位,不能看報紙、不能讀書、不能打電話,陪伴他的只是轟轟的車輪滾動聲音和鳴笛聲,徐師傅也覺得有些寂寞,不過他也笑著表示,年紀大了對這寂寞也習慣了,現在條件好了也沒有以前那么辛苦。“最早扳道房用的是燒煤爐,煙囪從房頂升出,一下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值班一來就是12小時不能離開,只能用小灶自己熱點飯吃?!彼蛴浾呋貞浀?。
到2017年底,徐師傅就將退休,不過他表現出更多的還是對這條鐵路的不舍。
?
?
相關鏈接:
從洞庭湖“劃船”到杭州?皮劃艇行至南京被攔下?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