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一個社會要如何保持它現在良好的狀態(tài),很大程度上也和怎樣的下一代人將接手這個社會相關。因此,希望日本社會將來仍舊是一個為人稱贊的良好環(huán)境,那么下一代就應該是優(yōu)秀的。
當然,“教訓” 熊孩子并不是指可以任意拳打腳踢,惡言相向。比如,在公園里見到小孩爬樹,不是直接拽下來,對他大吼 “這么危險,小心摔死你個兔崽子!”,謾罵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
相反,應當陳述清楚利害關系,對其說 “爬樹很危險,快下來!” 大人固有的威嚴,加上能夠讓孩子明白這是為他著想的言辭,就能夠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文章還指出,其次,是家庭利益教育的 “細致化”。一個孩子從小到大要學習的禮貌數不勝數,有的也許是言傳,有的是身教。僅僅是拿雨傘這件小事,也會有許多條條框框:不能打橫拿著雨傘走路;拿著雨傘的時候不能一邊甩一邊走路;上電車或者公交車前要把雨傘折好。
這些細節(jié)都是在避免給他人造成麻煩或傷害他人。在飯桌上的禮貌:在餐廳吃飯不可以任意到處走,給別桌的客人添麻煩,不可以大聲吵鬧;在朋友家吃飯,必須要用 “公用筷子” 把菜夾到自己碗里,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筷子夾;盡量把自己碗里的食物都吃干凈,不拿超過自己食量的食物。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