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姜村,周圍群山高聳,人均不足一畝耕地。發(fā)展空間狹小是造成貧困的原因之一。
2003年4月24日上午,習近平在種茶大戶姜德明家召開座談會,詳細詢問農產品生產和銷售情況。他扳著指頭一筆筆和大家算著投入和產出賬:“大家還有哪些發(fā)展困難?全講出來。咱們一起商量對策。”
有的村民說:“缺人才!”有的說:“缺資金!”還有的說:“缺技術!”
習近平說,從大家講的情況看,蠶桑、茶葉、早稻的產量都不算低。那么,為什么辛苦一年,收獲不理想呢?種的全是大路貨。沒有做到優(yōu)質高效和錯位發(fā)展。沒有優(yōu)質,就沒有市場競爭力。而沒有錯位發(fā)展,就不可能做到人無我有。
“你們村有沒有科技特派員?”習近平問。
姜銀祥搖搖頭。
“省里研究一下,給你們村派一個科技特派員來?!绷暯秸f:目前的“三農”工作面臨農業(yè)生產經營方式落后和農產品流通方式落后的制約。我們要用現(xiàn)代發(fā)展理念指導農業(yè),抓住當前科技進步的機遇,建立現(xiàn)代生產要素流向農業(yè)的機制,著力轉變農業(yè)增長方式。
在習近平的關懷下,浙江省中藥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俞旭平進駐下姜村。有村民起初信不過:“之前扶貧,是發(fā)錢發(fā)糧發(fā)農具?,F(xiàn)在‘發(fā)’來個專家!他能讓地里長出‘金疙瘩’?”
俞旭平在村里“待”了一個月,認為:“村里的低坑塢最適合種中藥材黃梔子。”
于是,以前只能長雜草、灌木的低坑塢種上了500畝黃梔子。
兩年后,當村民們數著厚厚的鈔票時,發(fā)自內心地說:“服了!”
“習書記全省那么多大事要操心,沒想到我到下姜村駐村指導這件小事,也始終惦記著呢?!币廊辉诖謇锩β档挠嵝衿?,向記者感慨道。
——摘自《心無百姓莫為官——習近平同志幫扶下姜村紀實》
?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出席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