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志行(1919–2013)
符志行,原名符清勛,海南臨高縣清平鄉(xiāng)(今儋州市和慶鎮(zhèn))人。1936年夏,符志行離開家鄉(xiāng)到廣州嶺南大學求學,在大學里參加共產黨的外圍組織讀書會。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符志行與讀書會的成員一道,加入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走上抗日救國道路。1938年,嶺南大學準備遷移到香港,符志行轉學到廣東省農業(yè)??茖W校就讀,繼續(xù)參加青年抗日先鋒隊活動。隨著抗戰(zhàn)局勢的變化,青年抗日先鋒隊決定選派符志行等人赴延安抗日公學學習,由于北上交通中斷,符志行按照組織安排,返回家鄉(xiāng)儋縣那大地區(qū),組織宣傳隊,開展抗日宣傳活動。1939年5月,日軍占領那大鎮(zhèn)。同年10月,中共瓊崖特委派馬白山到那大地區(qū)領導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三大隊開展游擊戰(zhàn)爭,打擊日軍。第三大隊組織建立政工隊,符志行加入抗日獨立總隊,任第三大隊政工隊隊長。圍攻那大行動委員會和指揮部成立后,符志行擔任動員部部長,負責聯(lián)絡國民黨各鄉(xiāng)政府、地方游擊隊以及動員群眾配合第三大隊的軍事行動,圍攻那大戰(zhàn)斗取得勝利,駐守那大的日偽軍200多人狼狽撤逃。1939年12月,中共瓊崖特委決定在澄、臨、儋三縣交界建立大南區(qū)抗日根據地,指定謝鳳安、符志行和王茂松組成臨時黨支部,負責根據地開辟工作。大南區(qū)在發(fā)展過程中,各地先后建立起黨小組、黨支部,為了統(tǒng)一領導,中共瓊崖特委批準成立大南區(qū)黨委,任命符志行為書記。1942年4月,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四支隊在大南區(qū)成立,符志行任第二大隊大隊長,率所部積極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他指揮的奔襲光村、邁格防御戰(zhàn)、智取福昌據點等戰(zhàn)斗,震懾日軍,壯大抗日獨立總隊聲威。日軍把第二大隊視為“神兵”,瓊崖抗日獨立總隊授予符志行“抗戰(zhàn)特別獎章”,表彰其卓越戰(zhàn)功。符志行驍勇善戰(zhàn),威名遠揚,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駐扎那大的日軍指揮官與符志行見面,十分驚訝,不禁感慨屢挫他們的對手竟然是一個年齡還不到30歲的年輕人。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1945年9月,符志行任臨高縣副縣長兼武裝部長,后擔任瓊崖縱隊第三總隊松江支隊支隊長、第三總隊副總隊長,粵桂邊縱隊第四支隊司令員,高雷前線總指揮部總指揮等職,指揮那麗戰(zhàn)斗、武利江伏擊戰(zhàn)、解放雷州半島戰(zhàn)役等。符志行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建立功勛。
1951年冬,符志行到東北邊防軍任探照燈402團團長,率部赴朝鮮前線作戰(zhàn)。1952年回國,進入武漢防空學校高級軍官深造班學習。1955年冬畢業(yè)后,符志行被派到北京高級防空學校(后改名空軍第二高級專科學校)工作。1967年夏,調任國家體委軍管會副主任。符志行任國家體委軍管會副主任期間,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為了打開中國外交局面,指派符志行率體育代表團訪問歐非亞多個國家。1971年,符志行率代表團到日本參加世乒賽,見證了著名的“小球轉動大球”的中美“乒乓外交”。1976年,符志行調任空一軍副參謀長,直至離休。2013年3月8日,符志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文字整理:程曉斌 陳立超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