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建公司模具加工車間負責人陸升改進裝配式建筑構件工藝為企業(yè)節(jié)約成本
用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件產品
陸升(左)在工廠車間里制作模具。本報記者孫慧攝
手持卡尺,對照圖紙在鋼板上刻下尺度,按照尺度刻好打孔位置,再以磁力鉆垂直鉆孔……近日,在海南省建筑產業(yè)化股份有限公司模具車間里,陸升半蹲在地上,專心地對一批裝配式建筑構件模具進行打孔。
這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看似簡單,實際上需要深厚的技術保證,每個孔位置誤差要控制在0.2毫米以下,否則建筑材料將變成廢料。悶熱的廠房里,陸升一蹲就是幾個小時,但他一點也不覺得累。
陸升,是海建集團海南省建筑產業(yè)化股份有限公司模具車間負責人。2014年,海建集團成立建筑產業(y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裝配式建筑構件,在裝配式建筑行業(yè)的起步階段,陸升帶領他的團隊自學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工藝,改進模具和制作工藝,光是今年以來已累計加工各類模具801套(件),節(jié)省成本1163.7萬元。
日前,陸升入選中國海員建設工會評選的全國建筑產業(yè)“大國工匠”,此次活動全國共有41人入選,陸升是海南唯一入選的工匠。
技能創(chuàng)新結碩果
2014年,海建集團成立了海南第一家裝配式建筑企業(yè)——海南省建筑產業(yè)化股份有限公司。企業(yè)組建初期急需一批高、精、專的專業(yè)人才,陸升作為一名技術精湛的老牌安裝工人,2016年3月被調入產業(yè)化公司擔任模具加工車間負責人。
陸升看著蓋房子可以像搭玩具一樣,一個個構件搭上去,3天就能建出一層樓,速度如此之快,讓他內心激動不已。
由于海南工業(yè)基礎薄弱,本地尚未有裝配式建筑模具生產加工企業(yè),生產需要的模具必須到外省采購,成本非常高,陸升決心自主研制出生產所需的裝配式建筑模具。
上崗不到一個月,陸升就帶領“陸升團隊”吃住在工地,全力參與模具改造和制作的技術研究。他經常與生產技術人員反復研究,對工藝精益求精。裝配式建筑模具生產要求非常高,誤差不能超過0.3厘米,否則生產出來的構件無法與主體結構咬合,全部都會變?yōu)閺U料,而他卻要求“陸升團隊”要把誤差降低到0.2毫米以下,保證模具的精準度。
“陸升團隊”在陸升的帶領下克服重重困難,按照模具制作過程中的精度要求,解決了模具在使用過程中的共用性、耐久性問題,使模具合格率接近百分之百。海建產業(yè)化公司成功投標老城標準化廠房項目后,產品訂單暴增,構件生產所需的模具數量也變得更大。
為節(jié)約成本,“陸升團隊”對用過的模具進行重新改造,使模具從一次性使用變?yōu)橹貜屠?。據測算,一套模具的加工材料費每噸僅四五千元,自主研發(fā)后,模具成本比省外采購下降了50%以上。
今年以來,“陸升團隊”累計為海建產業(yè)化公司加工各類模具801套(件),約占模具總量的80%;改造或修復模具190余套(件);改造安裝用外掛架279套。
培養(yǎng)新人傳技藝
初次見到陸升,他穿著一身整齊的工裝,手機放在工裝胸前的口袋里,不到下班時間不看手機,專注工作。因為長期在車間嘈雜環(huán)境下工作,造成聽力下降,陸升與人對話時喜歡直視對方,或側著臉專心聽。
“陸師傅的性格比較內斂,喜歡多干少說。”同事鄭春輝說,陸升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但是在工作上極其專注,并且樂于分享業(yè)務技能,車間里的10位工人,幾乎都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
多年來,陸升潛心研究和改進工藝技術,業(yè)務水平高超,工作經驗豐富。他喜歡在業(yè)余時間對其他年輕工人進行培訓,他會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點量身定做訓練方案,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傳授給身邊的技術人員。
在陸升的帶領下,他手下的年輕人工藝技術水平提高得很快,培養(yǎng)出了許多優(yōu)秀鉗工、電焊工、模具技術員等專業(yè)技術人才。
工作之余,陸升還制作了職工食堂洗碗池遮陽篷、加固了職工宿舍設施……他的點滴付出深深地打動了同事們。
“我也沒有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只是作為一個平凡的勞動者,在平凡的崗位上作了些貢獻?!痹诤=瘓F工作37年來,陸升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譜寫著一名大國工匠的贊歌。
?
相關鏈接:
新時代,奮斗者最美——走近全國“最美職工”(中)
珍惜這個偉大時代,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新時代的奮斗者| 游先周:用雙手“搬”出幸福生活
(本報???月29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